实施垃圾分类“小妙招” 做好城市服务“大文章”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金堂县
实施垃圾分类“小妙招” 做好城市服务“大文章”
手机扫码登录相关小程序,根据提示音在终端机上操作,不到三分钟,金堂市民陈旭辉就完成了废旧纸板的回收变现。“碳中和小站就设在小区附近,下楼遛个弯的工夫就能将废旧纸板回收卖钱,既方便又保护了环境,一举两得。”陈旭辉为便捷的垃圾分类方式点赞。
为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金堂县立足新发展阶段,将“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理念贯穿于生活垃圾全周期管理过程,创新推出碳中和小站城市管理服务载体。
在金堂的街头巷尾,碳中和小站的普及正逐渐影响和改变着市民的文明习惯。收集设施从“一个桶”到“四个桶”,垃圾处置从“靠外运”到“自处理”,市民群众从“嫌麻烦”到“新时尚”的认可,金堂以实施垃圾分类“小妙招”探索城市服务“大文章”,以绣花功夫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一站聚合力 搭建新平台
据了解,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碳中和小站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功能优化的市场化发展平台。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端需求,优化垃圾分类运营服务事项,以碳中和小站为中心点,与标准化投放点、智能回收箱形成分类收集网格,促进服务企业对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收集设施的自主建设。目前,栖贤街道碳中和小站已与希望未来城、星岛宸院等8个小区形成有效垃圾分类收集网格。
围绕碳中和小站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平台。在链接多方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方面,该县通过引导创新企业与服务企业合作,在9个小区试点。以13个智能回收箱、3个碳中和小站为载体,增设可回收物上门收运、垃圾分类咨询、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等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在家投放、分类引导、回收资源投售等便利,逐步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进到政府引导、企业主建、市场驱动、居民参与的全新阶段。
“为方便居民,我们将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和再生资源回收点服务事项纳入智能回收箱服务范畴。居民不仅能通过智能回收箱投售可回收物获利,还能通过预约模式享受大件垃圾上门收运服务,实现可回收物全品类回收。”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功能叠加 服务更高效
在栖贤街道的碳中和小站前,一场“干货”满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通过这场活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宣传资料上生活垃圾分类一目了然,非常适用。”接过志愿者递来的宣传小册子,市民王睿表示。
以碳中和小站为志愿服务大本营,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分类宣传“七大活动”,这样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碳中和小站发挥智能优势的同时,也被赋予多元合作便民服务功能。
“借助小站,我们设立党员服务岗,为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提供最前端平台。同时,温馨舒适的小站可为环卫工人们提供休憩场所。此外,小站还提供关于绿色出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让绿色生活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该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让宣传更务实更有力,借助小站还建立了市民群众垃圾分类评比激励机制。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阵地平台,将碳中和小站服务辐射区域内个人、家庭、小区、单位,定期推送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监管情况,推送公示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基层先进工作者情况,在市民群众间推动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数字赋新能 治在关键处
金堂大学城内,自助式垃圾分类碳中和小站引人注目。小站利用屋顶的风机和太阳能光伏板供应清洁能源,满足自身终端机、电子秤、灯光、网络、监控系统等用电需求,并通过电能储存系统实现站点能源自给自足,达到“零碳”排放。
碳中和小站智能升级的背后,是金堂县“将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理念贯穿于生活垃圾全周期管理”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尝试。
据悉,金堂县充分运用碳中和小站和智能回收箱的数据反馈和分析,实现源头精准分类监管、对生活垃圾分类端的精准引导。同时,透过数据分析反映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举措、产业发展等提供重要信息。根据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对区域内街道社区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减量等情况进行实时展示,实现一屏观全域,按照“集约建设、共享利用”的建设思路,与生活垃圾分类成员单位形成数据共享,使问题“在线上精准发现、在一线靶向解决”。
“借助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监管,金堂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社会化、设施设备标准化和分类处理资源化,助力打造诗意水城、大美金堂的城市形象。”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fsxxzx.com/post/84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