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意想不到的赚钱方式,居然不是搜索
1998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谷歌在线搜索引擎,并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8月7日,谷歌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
可以说在谷歌公司创立之初,就有浓厚的工程师氛围,技术氛围,一切以技术创新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产品,从而赚取高额的利润。
科技,技术主导的盈利模式,从而决定了谷歌的第一战略就是人才。所以在《谷歌重新定义公司》一书中,明确提出“对于管理者而言,「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招聘人才。”
在多数企业中,高管职位越高,对于招聘事宜越是不管不问。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本末倒置。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认为应该摒弃层级制,招聘结果应该通过同事评估、由委员会来定夺。
另外,招聘目的应是尽可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即便暂时没有与此人经验相匹配的空缺职位也应如此。只要招到几个优质人才,就会有一大群优质人才跟过来……多数创意精英之所以选择谷歌……是因为想要与顶尖的创意精英共事。
在企业急速发展带来的喧嚣中,人们往往难免在质量上妥协,而你的目标就是在招聘上严格把关,决不妥协。
“在把学习型动物招入公司之后,请让他们继续学习!为每位员工创造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机会,即便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利益的技能和经验也要让他们接触,然后,鼓励他们把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
正是谷歌的业务模型决定了谷歌的盈利模式,因为他的盈利模式,决定了他必须吸纳最优秀最先进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人才”是管不住的,也从来不是能依靠管理被留下。他们渴望被认同,实现价值,渴望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
既然招聘人才的时候,是相信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那么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更要相信他们的技术和经验。所以谷歌要做的就是创造这样放权、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才是谷歌工作看似随意散漫,不像通俗意义上的公司,依旧能持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原因肯定是复杂的多样的,对于谷歌这样的巨头公司更是如此。不过我们依旧可以利用“外部大气候,内部小气候,关键胜负手”这个简单的模型,作为一个切入角度,看看其中的奥秘。
外部大气候。谷歌成立于1998年,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初年,仿佛一夜之间,人们连上了网,被推上了网“冲浪”,互联网完全不同于过去报纸,广播等传播形式,一下子将海量的信息一股脑地堆在了人们的面前。
这时候,信息的高效检索工具,就成为刚需产品,谷歌正式踩中了这样的风口,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到2500万美金的风投。
从中我们能看到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创业思路,不去做具体的某个领域的产品,而是去做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现在有个比较火的新名词叫“新基建”。
如同谷歌搜索是链接用户和互联网之间的桥梁,成为无数用户上网的基础,后来的安卓系统也是,不是去研发具体的应用,而是铺设移动系统的底层架构,先修路,后造房。
内部气候。前面提到了谷歌独有的公司文化,扁平,开放,兼容,创造。但他们在商业创造上,同样不遑多让。
明明是如此重要的基础建设,谷歌搜索和安卓系统为什么不收费?如果你使用的产品是免费的,那么你可能就是产品本身。
区别于常见的商家向消费者收费的模式,谷歌是通过免费的产品吸纳了大量的用户,然后通过向商家端收取广告费用获得盈利。
广告费在谷歌收入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让消费者免费使用产品,一方面能迅速获得大量用户,还能博得用户的好感,凭借大数据优势,优化广告策略,使得商家的广告能更精准,从而提升他们的投入产出。可以说谷歌两头收益,两头落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fsxxzx.com/post/183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