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小红书副总裁:从治理非法送领养信息,谈平台责任
一个多月前,小红书平台被曝出现涉嫌非法送养领养孩子的内容。
小红书官方立即回应称,有用户在评论区发布关于“领养孩子”的违法违规信息。平台核查发现,部分笔记下方存在评论违规情况,已对相关评论做下架处置,平台将持续清理站内违规内容。目前平台已将举报信息移交相关部门。
近期,小红书再度发布公告称,平台持续严厉打击非法传播领养、送养儿童信息行为,并在站内打击非法代孕、违规试管引流等相关违规信息的传播。
打击非法传播送领养信息专项治理中,小红书共处置涉嫌传播非法送领养信息的违规笔记237篇,违规评论1914条,违规账号62个,并将一批可能涉及违法的信息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常态化治理过程中,小红书对涉嫌进行非法代孕、违规试管受孕等引导至平台外部的违规信息从严治理,2024年以来,累计处置违规笔记3519篇,相关评论71329条,违规账号691个。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近日在北京独家专访小红书副总裁许磊,谈及如何治理送养领养孩子违法违规信息、此前多次舆论风波事件的治理成效、在内容治理上的平台角色与责任等多个话题。
许磊认为,小红书作为平台型公司会遇到很多舆情,虽然对公司而言可能是负面新闻,但对平台治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在一个信号发生时,如果我们能关注到,去把问题重视起来并努力解决,就能规避未来更大的风险。”
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国是直通车:近期小红书平台上出现了非法领养收养儿童的信息,平台发现后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许磊:平台治理是大型互联网平台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天小红书有接近一半的人力都在做平台治理相关的工作,包含了产品、运营、技术等多个岗位。
现在是UGC时代,核心挑战在于有大量用户发布内容,平台要起到“守门人”的作用。在平台上发生的所有的问题,平台首先要主动负责任,这也是各大平台都会在审核团队投入较多的原因。
回到领养收养信息出现在平台上的问题,首先在定性上,平台本身已有的规则里实际已经明确此类信息属于违规信息,但任何治理在规则下都需要更细的拆解和更深入的追踪,因为会有“变体”,出现的风险场景会变。
这次领养收养的信息发生在评论区,评论区的特点是用短文本表达,而内容越短能代表、隐含、延伸的意思就越多,尤其在结合上下文的情况下,比如有字母的变体、谐音的替代,我们发现问题后的治理主要是在跟“变体”做对抗。
我们的反思是,在大的治理原则中上述问题明确要管,但管得还不够细。从治理逻辑来说,去分析识别内容,无论是机审还是人审,基于一定的特征,把所有的风险内容召回,发现违规就打掉或者禁言、降低权限等。
这是基础治理逻辑,那回到这次的风险内容出现在评论区,我们的模型就要更新风险场景,对平台来说,绝大多数模型实际上是针对笔记这一主要场景,评论区也有模型,但送领养信息仅靠评论这个单一场景很难做到完全甄别,所以要加强跨场域的多模态识别。
此外,还要给笔记、评论打出风险提示标记,告诉用户收养领养必须走正规的法律渠道、严禁传播非法收养领养信息,同时也把相关信息上报给公安部门,做进一步排查。
作为平台公司,小红书确实会遇到很多舆情,虽然是对公司来说可能是负面新闻,但对平台治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在一个信号发生时,如果我们能关注到,去把问题重视起来,是能规避未来更大的风险。
我们在这方面一直保持了非常高频的平台风险监测,基于监测内容对照到平台内,先自查有没有相关风险,有的话短期马上行动治理,长期研判看如果是复杂问题就需要成立专项小组。
比如收养领养孩子就是复杂问题,随着平台治理的更新和变化,违规信息发布者就会针对这些变化来规避新的治理框架和手段,那么违规信息的表现形态、沟通场景也会跟着变,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治理项目,成立打拐专项小组,跟主管部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国是直通车:从对非法领养、收养儿童的信息治理来看,类似这样的内容是否能做到事前发现、事前监管、事前处理?
许磊:平台在定义风险时,基本是根据信号来判断是不是应该对某一类问题做管控和治理。
这种信号通常包括内部信号和外部信号。内部信号最典型的是用户举报,这是平台治理非常重要的信号来源之一。另一种站内风险信号是大量内容突然集聚出现,大概率有黑灰产嫌疑,对这种内容一旦识别判断就会发出风险提示和主动拦截,比如进入暑假有很多打着兼职名义的内容涉及诈骗,我们就已经有治理行动。
外部信号包括媒体以及像上官正义这样的志愿者,对专业领域的风险或者危险事件是很敏感的,主管部门也会下发一些治理案例,例如反诈会同步黑样本库,可以去提前做一些布局。
国是直通车:近年来,小红书多次陷入因为平台内容引发的舆论风波,包括此前的危险地打卡、急诊室过夜等,对这些已经发生过的问题,小红书目前的治理效果如何?
许磊:危险地打卡这个风险在我们内部叫出行安全,之前发生过风险事件,我们也因此成立了出行安全的专项小组,治理到现在目前累计平台主动标注的风险地点有 1000 多个。
同时,我们会主动运营相关的搜索结果。比如你想去某个地方,在小红书搜索后,如果它存在一定的危险,我们会在搜索结果页就发出提醒,把提醒有风险的笔记靠前顶上,让用户能在搜索攻略时,知悉可能存在的危险。但如果有些地方是公开的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去的,我们会尽可能在笔记发布这个环节就拦截掉。
急诊室过夜,我们把它扩展定义成违反公共秩序的不当攻略,它可能比危险打卡地更有偶然性。违反公共秩序的问题通常单点出现,但这种单点信息平台也要坚决杜绝。小红书有很强的攻略属性,单点信息如果大家都去学,平台的负外部性就被放大。
在这类问题上我们也深度地依赖外部信号输入,用户也好、媒体也好,给出的信号很重要,同时我们也会有专门研判问题的团队每天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处置。这始终是一个在动态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
国是直通车:互联网常说“不作恶”,也有很多人提到“技术无罪论”,但对普通人来说,往往发生上述事件,第一反应肯定会联想到平台的责任,您认为平台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对平台公司来说,普遍存在哪些监管和治理的挑战?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许磊:从互联网平台的角度,我很支持上面这样的表达和理念,因为本质上互联网内容平台都是社会的数字基础设施,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在任何有公共属性的平台上,当好“守门人”角色都非常重要,只要与平台相关,都有义务去关注和解决。
小红书对于平台治理,一定要做到的是全力以赴、绝不姑息。今天的平台型公司基本上是有共识的,包括小红书在内的很多内容平台在治理理念上基本上已经与社会同频,很多线下的问题在线上也会有体现,甚至线上的舆情会先于线下爆发,也因为网络上大家都藏在ID背后,一定程度上会放大人性善,也会放大人性的恶。
小红书现在月活用户超过3亿,跟体量小的时候相比,更容易出现对立问题、对立言论等等,这时平台依然说保持中立原则,让大家自由表达,肯定不行。我们除了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之外,还会遵循平台价值观。这更多体现在小红书的《社区公约》,针对很多行为都给出了平台明确鼓励和不鼓励的方向。
平台治理就是会有一些在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上平台自己的主动选择,最终落地在治理,通过我们的审核和流量分配,清除风险也提示风险。所以平台“不作恶”更多的就是要消除平台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
国是直通车:您认为,平台公司是否可以有联动或者合作,来一起打击治理类似的用户或者内容?
许磊:有的,这也是平台特别需要的。在实践中已经有一些这样的案例,比如在反诈方面,平台会定期上报一些已识别的诈骗团伙信息给公安机关,然后再由公安机关统一共享给其他平台。
从本质上说,平台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而不是独善其身。包括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等,都是明确的行业共建,单一平台能发现的风险和样本总是小的,如果能把这样问题汇总起来,对整个行业的平台治理就非常重要。
还有用户共建,比如出行安全专项,我们上线了“风险地点”一键举报功能,用户会主动提醒。所以,需要与用户、也需要与跟行业和主管部门合作共建。
但我觉得大前提还是平台对于治理的态度,是不是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在推动,是不是给予了公司最大的资源。治理就是一件一直在路上的事,我们会全力以赴。
国是直通车:对于上述事件的治理,小红书有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对于这种利用平台传播的危险信息、错误信息,该如何去管控?
许磊:首先,平台将媒体和打拐志愿者对于平台的质疑也好,提醒也好,当做信号看待,是非常重要的风险提醒。
其次,在站内,平台也会持续不断的发布提醒,让用户明白有些信息不能发布,比如涉及到有领养孩子的诉求,必须通过正规渠道找到民政部门。
平台做治理的过程中,会把风险分解成用户的动机、行动、结果,最需要规避的是结果,同时深度依赖一些行为才能进行识别,最终的目的是要消除动机,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醒用户,让用户明确什么样的信息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和发布,而有些内容只能通过其他的专业渠道。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夏宾
xiabin@chinanews.com.cn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fsxxzx.com/post/3763.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